金融界8月27日消息 A股单日成交再次突破3万亿大关,挤进A股历史前三!
截至27日A股收盘,全天成交额3.198万亿,再次突破3万亿大关,较上个交易日放量约5000亿。而单日3.17万亿的成交额也挤进了A股成交额历史前三,仅次于2024年10月8日的3.45万亿元,超过了今年8月25日的3.17万亿元,位居历史第二高。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自A股连续第11个交易日成交破2万亿,刷新历史纪录。此前的纪录是去年11月,数据显示,2024年11月5日至13日,两市成交额也曾连续7个交易日超2万亿元。
不过,午后A股意外出现跳水,市场午后跳水回落,沪指、深成指双双跌超1%,一度涨近3%,创业板指也翻绿。截至收盘,沪指跌1.76%报3800.35点,深成指跌1.43%报12295.07点,创业板指跌0.69%报2723.2点,与此同时,A股和债券再现跷跷板效应,今日国债期货收盘集体上涨,30年期主力合约涨0.24%,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8%,5年期主力合约涨0.07%,2年期主力合约涨0.02%。
国金证券调整融资保证金比例引发关注
巧合的是昨日晚间,国金证券调整融资保证金比例的消息引发关注。
国金证券公告将于8月27日起,对除北交所以外的标的证券的融资保证金比例做出调整,新开立的除北交所以外的标的证券的融资合约适用的融资保证金比例调整为100%。对存量合约实行“新老划断”。国金证券在公告中特别提示,此次调整将直接影响投资者信用账户的保证金可用余额,提醒投资者充分知悉相关变化。
不过,目前暂时并没有全行业保证金调整通知。
今年8月以来,随着A股行情加速,“杠杆资金”加速入市,两融余额连续突破2万亿元、2.1万亿元、2.2万亿元等整数关口。截至2025年8月26日,A股两融余额时隔10年再次突破2.2万亿元,达到22076亿元,距离目前A股两融余额历史峰值只相差不到700亿元。
Wind数据显示口径,2025年8月26日,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的比例为11.21%,已连续12个交易日超过10%。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为2.34%,与今年8月初的水平相差不大。历史数据显示,2015年5月至2015年7月间,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曾经一度超过4%。
中信证券在最近的研报中指出,本轮两融余额虽回升,但起点更高、上行斜率更缓,与2014–2015年“杠杆加速”的阶段性特征明显不同。仅凭两融冲高来判定行情性质或拐点,存在“刻舟求剑”的方法风险。
华创证券在研报中指出流动性收紧是历轮牛市回撤的主要促发因素。宏观流动性层面的核心点在于观测本轮宽松是否会不及预期。微观流动性层面关注两融开户检查、量化交易监管、IPO减持放开、ETF大额流出。
居民存款搬家也颇受关注
此外,除了两融杠杆资金之外,A股增量资金入市的来源之一是居民存款搬家目前也颇受关注。
7月金融数据显示,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同比多减0.78万亿元。而居民存款流入股市之后,变成了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7月非银存款新增2.1万亿,同比多增1.39万亿,显示居民存款出现较快速度的“搬家”。
招商证券报告测算,2024年之前发生的定期存款中,2025年到期规模约105万亿元,2026年及之后到期规模约66万亿元。如此大量级规模的存款到期,外溢到任何资产市场都是巨大的流动性冲击,所以市场抱有较大期待。
不过中信证券指出,2025年7月新增人民币存款同比多减少超7000亿元,但在本轮起点(4月7日)界定下,7月更可能体现季节性与结算节奏等因素,现阶段不足以据此认定为“存款搬家入市”。对比上一轮,2014年7月也曾出现新增存款显著回落的情形,当时亦不宜作因果外推。
天宇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